{{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喇嘛的辯經
西藏拉薩
流浪漢阿韋 提供
與其他寺廟相對比,色拉寺有一個獨特且絕對值得一看的內容,那就是「喇嘛的辯經」。所謂「辯經」,是喇嘛們在研究經文、學習佛法的歷程中,透過喇嘛之間互相辯理、辯論來至臻修行的方式,相傳色拉寺的辯經是早在大約六百年前就已開始。因為喇嘛們上午必須研讀佛法,所以辯經活動大多是在下午開始。我們還未踏進那一道掛著「色拉寺辩经场 Debating courtyard」鎏金匾額的大門,就已經感受到裡頭併發出的喧囂與熱烈,原來今天的辯經早已開始。 辯經的場地是一處由白色矮牆圍繞起的庭院,面積約略有兩個籃球場之大,庭院裡零星散落著高聳的大樹,地面則是鋪滿大小不一的碎石塊,就像是武俠小說裡僧侶練功習武地方,不同的是此處學習的是佛法。喇嘛們兩個或三個為一組,其中站立的喇嘛即是負責發問,答辯者則是盤腿坐立於朱紅色方墊之上。發問者的提問過程,身體隨雙腳的不斷移動而展現一種彷彿舞蹈的跳躍感,左手臂纏繞的佛珠擺動於光影空隙,煞時之間,目光完全讓身著藏紅色僧袍的發問者給吸引,提問的高低聲調起伏,也震撼著心弦。每次提問結束之前,會喊出一聲像是 D 的字音,然後右手高高揚起,與左手合掌拍出清亮的聲響,之後右手往前伸向答辯喇嘛,似乎有種提醒或催促對方趕快回答的涵義,而接受到問題的喇嘛便開始答辯,有時會見到低頭不語者,好像是因為遇到困惑難解的問題一般,靜默地冥想著。 阿拉導遊說,辯經的目的不在於分出勝負優劣,比較像是一種邏輯與判斷力的激發,透過問答的方式彼此交流,因為佛經所闡述的是萬物運行之道,沒有對錯,唯有持續的精進探索才是佛教徒一生的使命。 許多像我一樣的觀光客,就安安靜靜的倚靠在大樹下,看著喇嘛們的相互答辯。當然,我完全聽不懂他們所講的每一句話,但是辯經過程裡的氣氛卻能深切感受。這一天的午后,此起彼落的高聲答辯與拍掌聲,穿透稀疏的樹葉縫隙盪入天際,也似乎留在我的心底久久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