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 Together and Save More (At most {{ addItemQuantity }} item(s))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策秋節是為了傳達蓮花生大師教導的教義而來,一 般包括戴面具表演法王舞,亦稱跳神或喇嘛舞、祈 福,不同舞段各具特色,服飾、面具和舞步有些較平 和、緩慢,有些則較激昂。 請帶著一顆好奇與欣賞的心去感受這個被賦予了 「香格里拉」美名的國度。在不丹,您可以用相機 、文字或是回憶,記錄難忘的旅遊經歷。
★【不丹郵政總局】 不丹郵票以精美的印刷與特獨特的圖樣舉世知名,不丹自從70年代對外開放後,出版過許多具有不丹特色的郵品,是不少郵票收藏家的至愛。 來到不丹郵政總局,製作個人郵票肯定是最後旅客歡迎的活動之一。個人郵票可以挑不丹五世國王夫婦的海報或者不丹傳統特色圖案做背景。
贈送製作個人郵票乙套★【民俗博物館】 建立於2001年的,不丹民俗博物館是由不丹第四任皇后所設立,同年七月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建物本身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館內展出不丹百年來的生活,包含保存良好的傳統水磨坊、熱石浴與農舍。 在這裡你可以一窺究竟,神秘國度不丹人民的生活與歷史。
★【國家紀念塔】 不丹國家紀念塔是不丹最重要的宗教結構之一,位於不丹首府廷布,是不丹人民日常崇拜的焦點。 建物本身為西藏風格的塔型建物,是不丹的第三位國王陛下,吉美. 多傑. 旺楚克 陛下(現代不丹之父) 的母親Ashi Phuntsho Choden Wangchuck 女王陛下下令建造的。 最初紀念塔是吉美. 多傑. 旺楚克 國王希望建立這樣一個代表佛祖心靈,致力於世界和平的紀念塔,但國王卻在1972年不幸過世,因此於紀念塔於1974年完工後,成為一個既為紀念已故國王,同時為世界和平而建的紀念碑,也是廷布人每日轉塔最集中的地方。
★【國家藝術學院】不丹國家藝術學院每年會招收全國各地美術資質較高的學生,提供為期4至6年的不丹傳統藝術課程。 學生們將在這裡接受全面系統的教學,從最基礎的素描,漸近到繪畫,木雕,刺繡和雕塑。 由於不丹藝術和手工藝品都是深深植根於佛教哲學。它們不僅有很高的吸引力和裝飾性,同時還具有主題性和象徵性。 不丹13種傳統藝術和手工藝品有:木工、石雕、雕刻、繪畫、雕塑、鑄造、木材車削、鍛工、飾品製作、竹器、造紙、裁縫、刺繡、貼花和編織。
★【札西秋宗】“宗”是不丹的二級地方行政機構 (相當於縣)。宗由幾個更小的行政區 “格窩” (相當於鄉鎮) 組成,並歸屬於”區”管轄。 莊嚴雄偉、不丹國最大的宗堡。始建於13世紀,1962年開始重修,1970年修整完畢,新修的札西秋宗完全依照古代傳統 “宗” 的修建方式,再現了古代不丹的建築風格。 目前,不丹所有的政府部門、國民議會及國家最大的寺院都設在札西秋宗裏,政治、宗教、立法於一身的喇嘛教僧院兼城堡建築。
★【山頂大佛塔】 不丹首都廷布的山頂大佛塔是廷布的地標,也是不丹最大尊的佛像,高達50米。 除了佛像本身之外,在佛像內部亦放有十二萬餘座的鍍金小佛像,相當壯觀。 此外置身於大佛山頂,更能登高暸望整個廷布谷地。
★【多珠拉山口 108座勝利佛塔】 多珠拉山口是不丹境內觀賞喜馬拉雅山脈 "干卡本森峰7570M " (不丹最高峰) 的最佳地點。 而108座佛塔則是興建於2004年,是由當時不丹四世國王的母親所興建,為的是榮耀四世國王在2003與 南方阿薩姆的印度分離主義恐怖分子戰鬥的獲勝,故又稱為凱旋塔或是多丘拉佛塔。 另外也是為了緬懷此戰役所犧牲的將士,因此又有祈求世界和平的意義。
★【普納卡宗】 普納卡宗,過去是不丹的中心地帶,承載著300多年古都的歷史,自1955年首都遷至廷布以後,這座宗堡就成為了法王的冬宮,每年廷布策秋節後法王帶領一批喇嘛到普納卡避寒,隔年約春天再遷回廷布。此外普納卡宗因為地處不丹兩條重要的河流,過去曾多次遭洪水侵襲,宗旁連接兩岸的木橋也曾被兩次沖垮,2008年在外來援助下,木橋重新加固修復煥然一新,成為著名拍照景點。 此外它亦是被公認的不丹最美麗的宗堡,同時也是第5任國王(現任國王)和皇后結婚的地點。
★【母親河泛舟】(自費選項) 整個普納卡地區海拔僅1240m,屬於中部河谷區,但地區內橫跨北部高山區與中部河谷區的中下游,因此地勢呈現北高南低落差大、水流速快。 恰巧這裡也是父親河與母親河交會之處,兩河在此匯流,沖刷出寬廣的河道與緩流區。 也因著這樣的地形地貌,來到不丹,想要體驗刺激的戶外活動,母親河泛舟肯定是最佳選擇。
★【崗提】 不丹旅遊除了導覽文化古蹟和慶典活動外,不丹夢幻的自然美景,不得不提距離首都廷布140公里遠的富比華山谷,一個被譽為是不丹最美的自然地點之一,同時也曾被孤獨星球列為體驗 Hiking 健行的首選。而富比華山谷也被稱為崗提,其名來自於聳立在村莊高處的崗提寺,一座興建於15世紀,且在當地佔據重要地位的寺院,也是富比華山谷中著名的觀光景點,因此往來的民眾會以崗提來稱呼此地區。
★【崗提寺】 崗提寺位於富比華山谷開闊的高地之上,可以俯瞰整個富比華山谷,環境十分清幽。 同時崗提寺也是西藏密宗"寧瑪派"(即俗稱"紅教")在不丹唯一的道場。 整體寺院依舊保留相當傳統的西藏風格,內部由八根巨大的柱子支撐,是不丹最大的佛殿之一。 此外寺院外牆也佈滿著充滿藏傳佛教特色艷麗的彩繪色,雖已經歷數百年的曆史,早已斑駁,但依舊卻充滿張力。 由於寺廟是木造式建築,在三百年的日曬風吹與蛀蟲的不斷侵害下,為避免坍塌,寺裡的木造結構分別已在在01年和08年時翻修整新。
★【黑頸鶴保護區與保育中心】 黑頸鶴是不丹重點保護的動物之一,目前總數量有大約只剩五百多隻,是屬瀕臨絕種的物種之一。 每年即將入冬時,成群的黑頸鶴就會成群跨越喜馬拉雅山脈,從西藏飛來不丹過冬,直到次年三月初才飛回去。 而這群珍稀貴客在不丹的棲息地,便是富比華山谷,因此此處也成為不丹國內最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 此外,當地另設有黑頸鶴保育中心,裡面詳細介紹這位遠道而來且珍貴的嬌客,以及不丹王國為維護其物種之延續所付出的種種努力與辛勞,在這裡我們可以深刻體認人與自然最和諧的共存。
★【祈美拉康寺】 建於西元1499年,寺中供奉的是頂著大肚皮斜臥的彌勒佛:竹巴袞列,俗稱瘋喇嘛的廟,又名助生寺。 ※竹巴袞列一生走遍西藏和不丹,以獨特的詩歌,詼諧的語調,荒誕不經的手段向中下層的人民弘揚佛法,解救蒼生,雖身為不丹人廣泛尊崇的聖僧,佛學修養高,法力無邊,但他卻不守佛門的清規戒律,離經叛道,行為舉止怪誕經常衣衫襤褸,沉湎於酒色,生活放蕩,居無定所,思想上也與當時傳統寺院的僧人格格不入,類似中國的“濟公活佛”。
★【陽具村】 全民信教的不丹人自古遵循傳統甚嚴,因此不丹的歷史、文化、宗教習俗都被完好地保留至今,而當中生殖崇拜更是不可不提的重要傳統。 據說古代的不丹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繁育人口的能力很低,為了生命的延續,不丹人對強大生殖力的嚮往已經到了崇拜的地步。 今日的不丹,男性生殖器的象徵意義已經和性、繁殖沒有什麼聯繫了,只保留了驅凶避邪這一層意思,在房屋內外繪製、懸掛男性生殖器造像,象徵著給房主帶來好運。
★【尼姑學院】 尼姑學院位在普納卡的山脊上,一共由兩個寺廟的組成,是修行和冥想中心,也提供裁縫、刺繡、雕像和唐卡畫等技能訓練。 前往尼院的小路上,兩旁種滿高大杉木,身在其中恍若遠離塵囂。進入尼院後,由於矗立在山脊上,因此還可眺望整個普納卡地區,美不勝收。
★【帕羅】 是不丹王國西部的一座城市,也是帕羅宗的首府。位於帕羅河谷內,平均海拔2250米。帕羅曾經是不丹西部政治中心,並同西藏有著悠久的商貿關係,而當地唯一的機場 "帕羅機場" 更是不丹唯一一座國際機場。
★【帕羅國家博物館】 不丹的國家博物館又稱為 Ta-Dzong,建於1649年,當時是用於防守帕羅的瞭望塔,所以其位置比帕羅還要高,居高臨下觀察帕羅河谷全景,以防禦外敵入侵。 瞭望塔的建築特色是類似海螺的造型,建築物內有旋轉樓梯貫穿六層展覽廳。而海螺是藏傳佛教自古以來作為號角的法器,瞭望塔採用海螺設計是基於其日和月的結合, 外圓代表日,內彎代表月,日月就是「明」,象徵勝利與光明之意。 瞭望塔在50年代經歷幾百年歲月的洗禮,到達近乎坍塌的狀態。時任不丹第三代國王建議大型復修工程,鞏固建築,並更改用途成為博物館,保存並展示古代文物、古董、傳統節日使用的聖物,以及不丹境內的動植物標本等,是了解整個不丹國相當重要的窗口。
★【帕羅機場】 是由 "印度邊境道路組織" 在帕羅谷地所建立的一座簡易型機場,最初用於印度軍隊代表不丹皇室執行直升機操作任務。 而近年來,不丹為了觀光需求,除了成立不丹皇家航空公司外,更將原先的跑道長度從1,400公尺,擴建至1,964公尺。 由於帕羅機場位於平均海拔2,235公尺的深谷中,四周被高達5,500公尺的高山包圍著,地勢險要,起降難度極具挑戰性,因此所有飛往帕羅機場的飛機,只可以在目視氣象條件下起降,並且只能在日間起降,據說至今有能力起降帕羅機場的機師,全球不超過8位。而該機場亦是不丹僅有的四座機場中,唯一的國際機場。
★【虎穴寺】 虎穴寺藏名為塔克桑寺,宗卡語原名為帕羅達倉寺,意為虎穴寺或虎巢寺,是不丹國內最神聖的寺廟。 曾被譽為世界十大寺廟之一,坐落在帕羅峽谷之上900公尺高的的懸崖上,海拔3120米。 相傳達倉(Taktsang)這個地方,自古妖魔作惡不斷,因此傳說中的第二位佛 : 蓮花生大師 曾經騎虎降臨此地,用神通化現「憤怒尊」多傑佐勒(Dorje Droloe)形象,降伏魔妖,嗣後並在此一處山洞中冥想,就是現在的虎穴寺址,讓此地從此成為不丹國內最神聖的佛教寺廟與佛教教化之地。 1998年該寺曾經歷了一次大火,導致部分建物毀損滅失,之後在不丹人民與政府的通力協助下進行修復,成為現今的模樣。 ※由於虎穴寺位處偏遠且高聳,步行前往約需二-三小時,整個步道分為三段,前兩段可於當地租借馬驢攀登,最後一段皆是階梯,馬驢無法行走,故僅能自行步行前往,回程全段需步行。
★【祈楚寺】 祈處寺或稱祈楚拉康寺,意為古雀寺或朱雀寺,音譯為祈楚寺,又稱千手千眼觀音寺,是不丹王國所興建的第一批宗教堡壘,為不丹境內非常古老的藏傳佛教寺廟。 寺廟興建於西元七世紀,坐落於不丹西面帕羅宗的帕羅河谷,海拔高約2300米,是不丹王國西部非常著名的佛教寺廟與行政中心,更是不丹王室舉行重要慶典的場所。
★【熱石浴】(建議自費行程) 不丹的熱石浴源自於農家,將石頭燒得滾燙後,倒入裝滿泉水的木桶隔板裡,利用石頭加溫泉水後,用熱水洗滌一身的疲憊。 在熱石浴中除了可放入新鮮花瓣與草藥增進其功效外,石頭灰附帶的礦物質也能滋養肌膚,相當推薦給每位到訪不丹的遊人。
【不丹郵政總局】 不丹郵票以精美的印刷與特獨特的圖樣舉世知名,不丹自從70年代對外開放後,出版過許多具有不丹特色的郵品,是不少郵票收藏家的至愛。 來到不丹郵政總局,製作個人郵票肯定是最後旅客歡迎的活動之一。個人郵票可以挑不丹五世國王夫婦的海報或者不丹傳統特色圖案做背景。
贈送製作個人郵票乙套【民俗博物館】 建立於2001年的,不丹民俗博物館是由不丹第四任皇后所設立,同年七月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建物本身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館內展出不丹百年來的生活,包含保存良好的傳統水磨坊、熱石浴與農舍。 在這裡你可以一窺究竟,神秘國度不丹人民的生活與歷史。
【國家紀念塔】 不丹國家紀念塔是不丹最重要的宗教結構之一,位於不丹首府廷布,是不丹人民日常崇拜的焦點。 建物本身為西藏風格的塔型建物,是不丹的第三位國王陛下,吉美. 多傑. 旺楚克 陛下(現代不丹之父) 的母親Ashi Phuntsho Choden Wangchuck 女王陛下下令建造的。 最初紀念塔是吉美. 多傑. 旺楚克 國王希望建立這樣一個代表佛祖心靈,致力於世界和平的紀念塔,但國王卻在1972年不幸過世,因此於紀念塔於1974年完工後,成為一個既為紀念已故國王,同時為世界和平而建的紀念碑,也是廷布人每日轉塔最集中的地方。
【國家藝術學院】不丹國家藝術學院每年會招收全國各地美術資質較高的學生,提供為期4至6年的不丹傳統藝術課程。 學生們將在這裡接受全面系統的教學,從最基礎的素描,漸近到繪畫,木雕,刺繡和雕塑。 由於不丹藝術和手工藝品都是深深植根於佛教哲學。它們不僅有很高的吸引力和裝飾性,同時還具有主題性和象徵性。 不丹13種傳統藝術和手工藝品有:木工、石雕、雕刻、繪畫、雕塑、鑄造、木材車削、鍛工、飾品製作、竹器、造紙、裁縫、刺繡、貼花和編織。
【札西秋宗】“宗”是不丹的二級地方行政機構 (相當於縣)。宗由幾個更小的行政區 “格窩” (相當於鄉鎮) 組成,並歸屬於”區”管轄。 莊嚴雄偉、不丹國最大的宗堡。始建於13世紀,1962年開始重修,1970年修整完畢,新修的札西秋宗完全依照古代傳統 “宗” 的修建方式,再現了古代不丹的建築風格。 目前,不丹所有的政府部門、國民議會及國家最大的寺院都設在札西秋宗裏,政治、宗教、立法於一身的喇嘛教僧院兼城堡建築。
【山頂大佛塔】 不丹首都廷布的山頂大佛塔是廷布的地標,也是不丹最大尊的佛像,高達50米。 除了佛像本身之外,在佛像內部亦放有十二萬餘座的鍍金小佛像,相當壯觀。 此外置身於大佛山頂,更能登高暸望整個廷布谷地。
【多珠拉山口 108座勝利佛塔】 多珠拉山口是不丹境內觀賞喜馬拉雅山脈 "干卡本森峰7570M " (不丹最高峰) 的最佳地點。 而108座佛塔則是興建於2004年,是由當時不丹四世國王的母親所興建,為的是榮耀四世國王在2003與 南方阿薩姆的印度分離主義恐怖分子戰鬥的獲勝,故又稱為凱旋塔或是多丘拉佛塔。 另外也是為了緬懷此戰役所犧牲的將士,因此又有祈求世界和平的意義。
【普納卡宗】 普納卡宗,過去是不丹的中心地帶,承載著300多年古都的歷史,自1955年首都遷至廷布以後,這座宗堡就成為了法王的冬宮,每年廷布策秋節後法王帶領一批喇嘛到普納卡避寒,隔年約春天再遷回廷布。此外普納卡宗因為地處不丹兩條重要的河流,過去曾多次遭洪水侵襲,宗旁連接兩岸的木橋也曾被兩次沖垮,2008年在外來援助下,木橋重新加固修復煥然一新,成為著名拍照景點。 此外它亦是被公認的不丹最美麗的宗堡,同時也是第5任國王(現任國王)和皇后結婚的地點。
【母親河泛舟】(自費選項) 整個普納卡地區海拔僅1240m,屬於中部河谷區,但地區內橫跨北部高山區與中部河谷區的中下游,因此地勢呈現北高南低落差大、水流速快。 恰巧這裡也是父親河與母親河交會之處,兩河在此匯流,沖刷出寬廣的河道與緩流區。 也因著這樣的地形地貌,來到不丹,想要體驗刺激的戶外活動,母親河泛舟肯定是最佳選擇。
【崗提】 不丹旅遊除了導覽文化古蹟和慶典活動外,不丹夢幻的自然美景,不得不提距離首都廷布140公里遠的富比華山谷,一個被譽為是不丹最美的自然地點之一,同時也曾被孤獨星球列為體驗 Hiking 健行的首選。而富比華山谷也被稱為崗提,其名來自於聳立在村莊高處的崗提寺,一座興建於15世紀,且在當地佔據重要地位的寺院,也是富比華山谷中著名的觀光景點,因此往來的民眾會以崗提來稱呼此地區。
【崗提寺】 崗提寺位於富比華山谷開闊的高地之上,可以俯瞰整個富比華山谷,環境十分清幽。 同時崗提寺也是西藏密宗"寧瑪派"(即俗稱"紅教")在不丹唯一的道場。 整體寺院依舊保留相當傳統的西藏風格,內部由八根巨大的柱子支撐,是不丹最大的佛殿之一。 此外寺院外牆也佈滿著充滿藏傳佛教特色艷麗的彩繪色,雖已經歷數百年的曆史,早已斑駁,但依舊卻充滿張力。 由於寺廟是木造式建築,在三百年的日曬風吹與蛀蟲的不斷侵害下,為避免坍塌,寺裡的木造結構分別已在在01年和08年時翻修整新。
【黑頸鶴保護區與保育中心】 黑頸鶴是不丹重點保護的動物之一,目前總數量有大約只剩五百多隻,是屬瀕臨絕種的物種之一。 每年即將入冬時,成群的黑頸鶴就會成群跨越喜馬拉雅山脈,從西藏飛來不丹過冬,直到次年三月初才飛回去。 而這群珍稀貴客在不丹的棲息地,便是富比華山谷,因此此處也成為不丹國內最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 此外,當地另設有黑頸鶴保育中心,裡面詳細介紹這位遠道而來且珍貴的嬌客,以及不丹王國為維護其物種之延續所付出的種種努力與辛勞,在這裡我們可以深刻體認人與自然最和諧的共存。
【祈美拉康寺】 建於西元1499年,寺中供奉的是頂著大肚皮斜臥的彌勒佛:竹巴袞列,俗稱瘋喇嘛的廟,又名助生寺。 ※竹巴袞列一生走遍西藏和不丹,以獨特的詩歌,詼諧的語調,荒誕不經的手段向中下層的人民弘揚佛法,解救蒼生,雖身為不丹人廣泛尊崇的聖僧,佛學修養高,法力無邊,但他卻不守佛門的清規戒律,離經叛道,行為舉止怪誕經常衣衫襤褸,沉湎於酒色,生活放蕩,居無定所,思想上也與當時傳統寺院的僧人格格不入,類似中國的“濟公活佛”。
【陽具村】 全民信教的不丹人自古遵循傳統甚嚴,因此不丹的歷史、文化、宗教習俗都被完好地保留至今,而當中生殖崇拜更是不可不提的重要傳統。 據說古代的不丹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繁育人口的能力很低,為了生命的延續,不丹人對強大生殖力的嚮往已經到了崇拜的地步。 今日的不丹,男性生殖器的象徵意義已經和性、繁殖沒有什麼聯繫了,只保留了驅凶避邪這一層意思,在房屋內外繪製、懸掛男性生殖器造像,象徵著給房主帶來好運。
【尼姑學院】 尼姑學院位在普納卡的山脊上,一共由兩個寺廟的組成,是修行和冥想中心,也提供裁縫、刺繡、雕像和唐卡畫等技能訓練。 前往尼院的小路上,兩旁種滿高大杉木,身在其中恍若遠離塵囂。進入尼院後,由於矗立在山脊上,因此還可眺望整個普納卡地區,美不勝收。
【帕羅】 是不丹王國西部的一座城市,也是帕羅宗的首府。位於帕羅河谷內,平均海拔2250米。帕羅曾經是不丹西部政治中心,並同西藏有著悠久的商貿關係,而當地唯一的機場 "帕羅機場" 更是不丹唯一一座國際機場。
【帕羅國家博物館】 不丹的國家博物館又稱為 Ta-Dzong,建於1649年,當時是用於防守帕羅的瞭望塔,所以其位置比帕羅還要高,居高臨下觀察帕羅河谷全景,以防禦外敵入侵。 瞭望塔的建築特色是類似海螺的造型,建築物內有旋轉樓梯貫穿六層展覽廳。而海螺是藏傳佛教自古以來作為號角的法器,瞭望塔採用海螺設計是基於其日和月的結合, 外圓代表日,內彎代表月,日月就是「明」,象徵勝利與光明之意。 瞭望塔在50年代經歷幾百年歲月的洗禮,到達近乎坍塌的狀態。時任不丹第三代國王建議大型復修工程,鞏固建築,並更改用途成為博物館,保存並展示古代文物、古董、傳統節日使用的聖物,以及不丹境內的動植物標本等,是了解整個不丹國相當重要的窗口。
【帕羅機場】 是由 "印度邊境道路組織" 在帕羅谷地所建立的一座簡易型機場,最初用於印度軍隊代表不丹皇室執行直升機操作任務。 而近年來,不丹為了觀光需求,除了成立不丹皇家航空公司外,更將原先的跑道長度從1,400公尺,擴建至1,964公尺。 由於帕羅機場位於平均海拔2,235公尺的深谷中,四周被高達5,500公尺的高山包圍著,地勢險要,起降難度極具挑戰性,因此所有飛往帕羅機場的飛機,只可以在目視氣象條件下起降,並且只能在日間起降,據說至今有能力起降帕羅機場的機師,全球不超過8位。而該機場亦是不丹僅有的四座機場中,唯一的國際機場。
【虎穴寺】 虎穴寺藏名為塔克桑寺,宗卡語原名為帕羅達倉寺,意為虎穴寺或虎巢寺,是不丹國內最神聖的寺廟。 曾被譽為世界十大寺廟之一,坐落在帕羅峽谷之上900公尺高的的懸崖上,海拔3120米。 相傳達倉(Taktsang)這個地方,自古妖魔作惡不斷,因此傳說中的第二位佛 : 蓮花生大師 曾經騎虎降臨此地,用神通化現「憤怒尊」多傑佐勒(Dorje Droloe)形象,降伏魔妖,嗣後並在此一處山洞中冥想,就是現在的虎穴寺址,讓此地從此成為不丹國內最神聖的佛教寺廟與佛教教化之地。 1998年該寺曾經歷了一次大火,導致部分建物毀損滅失,之後在不丹人民與政府的通力協助下進行修復,成為現今的模樣。 ※由於虎穴寺位處偏遠且高聳,步行前往約需二-三小時,整個步道分為三段,前兩段可於當地租借馬驢攀登,最後一段皆是階梯,馬驢無法行走,故僅能自行步行前往,回程全段需步行。
【祈楚寺】 祈處寺或稱祈楚拉康寺,意為古雀寺或朱雀寺,音譯為祈楚寺,又稱千手千眼觀音寺,是不丹王國所興建的第一批宗教堡壘,為不丹境內非常古老的藏傳佛教寺廟。 寺廟興建於西元七世紀,坐落於不丹西面帕羅宗的帕羅河谷,海拔高約2300米,是不丹王國西部非常著名的佛教寺廟與行政中心,更是不丹王室舉行重要慶典的場所。
【熱石浴】 不丹的熱石浴源自於農家,將石頭燒得滾燙後,倒入裝滿泉水的木桶隔板裡,利用石頭加溫泉水後,用熱水洗滌一身的疲憊。 在熱石浴中除了可放入新鮮花瓣與草藥增進其功效外,石頭灰附帶的礦物質也能滋養肌膚,相當推薦給每位到訪不丹的遊人。
於飯店享用早餐後,稍作整理,隨即前往 帕羅國際機場,為這趟奇幻的旅途,暫時畫下句點。 期待下次與您在不丹重逢的時日。
TWD113,800元起
( 2 人以上成行,10 人以上派專業領隊 )
在南亞地區適時給予服務人員些許小費,是一種國際禮儀,也是一種實質性鼓勵與讚許領隊、導遊、司機小費 ( 美金10元 ,含 3 人/ 每人 / 每天 ) 。